查看原文
其他

买同店同款拖鞋,我竟比室友少花2块?!“可能你穷吧……”

2018-04-02 羊习习 读芯术

全文共1852字,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



一直以来,都有一道阴影在小芯的脑海中挥之不去。


同样的电影票,小A手机上的标价是27.50,而我的是29.80。


同样的房间预订,小B是360,而我是420。


难道,东西总买得比别人贵是因为我丑?



还好,大数据“杀熟”一词的出现为小芯指点了迷津。原来,是因为我的花钱习惯,让商业平台隔着屏幕都能感觉我的壕。



自从脸书被曝出信息泄露丑闻,“大数据”这个词在最近一段时间,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,一时间便紧紧地和侵犯个人隐私连在了一起。而当大数据“杀熟”现象曝光,更是为这把火添上了一捆柴。


谈谈“杀熟”那些事


所谓的大数据“杀熟”其实就是一种商业平台定价的潜规则。平台通过采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形成用户画像,根据每一位用户的消费偏好制定价格,从而实现精准溢价。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客户忠诚度及销量的同时,达到利益的最大化。

 

其实,“杀熟”现象已经不是新鲜事了。经常点外卖的你,一定会发现自己领到的红包金额越来越少;经常打车的你,也一定注意到只有在你不经常出行的时间段才会收到折扣券。而零售业大佬亚马逊更是在2000年起就开始进行差别定价,从而提高销售利润。



乍听起来,这样的手段非常机智,用户消费肾不疼,平台收益顶呱呱。但其实,“杀熟”在今日被喊打喊杀,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。

 

一个方面,“杀熟”不符合消费者的情感取向。按照消费者的逻辑,熟客及VIP应当拥有更多的优惠。这也是一直以来大多数商家惯用的营销手段——通过办卡、注册、积分等,给予忠实用户更多的优惠。而大数据“杀熟”,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,一副“你爱我,你离不开我”恃宠而骄的样子。虽然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套路,却难免让发觉真相的消费者眼泪掉下来。



而另一个方面,“杀熟”也不符合消费者的内心期待。在大数据的采集过程中,用户为了自身体验让渡了部分隐私,甚至包括浏览痕迹、线下资产、消费档次、地理位置等。然而,这一让步却换来了“高价消费”这一与期望相悖的结果,让用户十分不满。更不要说部分平台之间还存在数据买卖的关系,消费者不得不承受四处受宰的风险。


隐私泄露?往往是被我们自己出卖的


人工智能时代,数据采集、处理和应用的成本极低。大数据开始一步步实现其内含的商业价值。基于数据的内容生产、基于算法的内容推荐、图像识别、文字识别……大数据无处不在也不可或缺。

 

甚至,作为实现客户群体细分、精准定位的最佳手段,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从生产到销售的方方面面。有人说,大数据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点。



不过,大数据的采集意味着个人隐私的让步。网络上就有不少喷子已经在叫嚣:这是侵犯个人隐私,为什么没人管?但其实,在用户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,个人隐私已经被自己出卖了。



不知你是否在安装APP时认真看过其用户隐私条款。事实上,在每一个隐私条款中,几乎所有的应用都会要求用户准许平台进行资料采集,并开放通讯录、定位、相册等权限,否则无法享受服务。正是这样的勾选,让平台得到了采集个人资料的渠道。

 

虽然有一些规范的平台在隐私条款签订提醒方面做得非常细致,如默认选择“否”,必须手动选“是”;强迫用户将页面下拉到底才可点击确认按钮等,但大多数用户还是对此漠不关心,只操作不阅读。也难怪李彦宏会说出“中国人更加开放,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”这样的话来。



当前,很多用户还没有意识到隐私条款的重要性,因此表现得没那么在意,而与此同时,很多平台在想方设法地钻空子、捡漏洞。许多条款中,并没有规定采集信息的范畴,甚至没有规定用户授权的时效,让用户隐私的边界更加模糊的同时,也让滥用数据的成本变得极低。可以说是细思极恐了。


然而,当处在算法变现,产品重新界定生活方式的今天,除了成为一个在大数据时代被采集的样本,我们似乎别无选择。



不过,在用户为王、口碑为王的今天,为了增强用户粘性、提升用户体验,各个平台自然而然会根据用户的诉求对自身进行优化。用户如果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,企业为了达到双赢,必然会对我们今天的忧虑与诉求作出回应。


读芯君开扒


纵然变为大数据河流的小水滴,隐私还是隐私

在大数据时代,虽然个人信息只是数据流中最小的一个单位,但我们对于隐私保护的诉求仍未改变,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也应该不断完善。


因此,在对待个人隐私方面,每个人都需要予以重视,对于侵犯隐私的行为保持敏感,对于出让隐私的举动保持慎重。同样,企业也应该正视这一问题,在认真对待、保护客户数据的同时,完善自我管理机制,不钻法律的空子。


而针对所谓的“大数据阴谋论”,小芯还有句话要说:不能因大数据“杀熟”而杀死大数据,理性、清醒,才是用户和行业应该持有的态度。


留言 点赞 发个朋友圈

我们一起探讨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


作者:羊习习

参考文献链接:

https://m.sohu.com/a/226620755_235941?_f=m-sub_channel_911_feeds_150

http://new.qq.com/cmsn/20180324/20180324003401


如需转载,请后台留言,遵守转载规范


推荐文章阅读


让张国荣今天早上叫醒你?没问题!

上淘宝却弹出性感美女?有AI就不怕被骚扰!

这些AI职业最适合“侠骨柔情”的小姐姐们

想知道怎样才算混进AI圈?可以说是非常急切了

万万没想到,原来AI大佬们是这种人!

本科申博?AI深造有捷径!

滴!这里有一份《阿里敲门指南》待领取!

自动驾驶杀了人,究竟谁该去坐牢?

有了这技术,游戏公司再也不让我管住氪金的手

听微软说,翻译专业要失业了?!

对不起,这次我站Uber

搞AI?先了解AI流派如何“抬杠”再说!

这些AI学院都怎么上课?了解真相后我惊呆了

AI产品经理究竟是个什么“货色”?

“给AI写台词”成硅谷网红工作?要的都是戏精!

用一篇长文Get“卷积神经网络”是什么

刚买完手机,下一秒系统就推荐了耳机,为什么?

昨天,世界又变得笨了一点

AI+电影大片,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……


长按识别二维码可添加关注

读芯君爱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